福建:“稅務藍”助力做好“海”的文章
東海之濱,逐浪潮頭。 1.86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,715公里的黃金海岸線,5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,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,漳州的海洋資源稟賦優越。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考察時,強調做好“海”的文章。近年來,漳州當地稅務部門聚焦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,優化稅收營商環境,助力碧海銀灘成為金山銀山。 稅助耕海牧漁,“海的產品”鮮美飄香 “我現場向總書記介紹澳角村的海產品,總書記肯定了我們村的發展路子,這讓我對企業未來發展更有信心。”澳角村返鄉創業大學生、福建東山海源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玉冰難掩激動。 十多年來,許玉冰推動公司從海產品傳統粗加工轉型為精深加工,年產值從8000多萬元增加到5億元,還帶動800多位村民在“家門口”就業。在澳角村漁港碼頭的生鮮展區,巴浪魚干、斑節對蝦、蟹肉罐頭……琳瑯滿目,鮮甜的“海味兒”撲面而來。 “水產品種類多、別名多、規格復雜,企業開具收購發票要手工打字錄入,信息總不統一,給我們帶來不少困擾。”許玉冰說,“如今,稅務部門給200多種魚蝦貝蟹作了‘編碼’,我們開票只需要輸入數字代碼,就能開具一張規范準確的水產品收購發票,省時又省心!” 在“中國生態牡蠣之鄉”詔安縣,每年有60萬噸牡蠣上岸,產量居全國縣域之首,全產業鏈年產值超60億元。“能夠把肉肥味美的家鄉牡蠣賣到全國各地去,我感覺很驕傲。”詔安縣興港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森賜說。 “公司就在海邊,位置偏遠,稅務人員仍通過上門、電話等方式及時講解稅費優惠政策,2023年我們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1300多萬元。”林森賜說,“我還常刷稅務的‘可視答疑’直播間,答疑老師用普通話和閩南語講解最新政策,演示怎么開票、申報,問題在評論區一發就得到解答。” 稅助面海花開,“海的風光”松弛徜徉 天色漸晚,在東山縣澳角村體驗海釣、出海捕魚的游客盡興而歸,入住村民林湖斌的特色海景民宿。 “我們民宿7月剛開業,稅務部門就為我們推送了‘開業第一課’,工作人員還面對面輔導,教會了我們電子稅務局操作、數電票開具等業務,讓我們‘新手上路’很安心。”林湖斌說,“國慶期間雖受臺風影響,我們民宿平均入住率超過七成,預計十月營業收入有近10萬元。近日,澳角村旅游熱度越來越高,我們經營起來更有勁頭啦!” 據統計,2024年國慶假期,漳州市接待游客428.04萬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長21.2%。許多游客沿著“1號濱海風景道”一路南下,縱享白塘灣、火山島、翡翠灣的清爽海風。 “以前民宿游客較少,基本沒有開票需求。今年生意火爆,住宿開票量驟增,我有點措手不及。”座靠“中國十大最美海島”之一的漳浦火山島,前亭森邃民宿負責人楊連妹笑著說,“我在稅企聯絡群里請教如何自主開票,稅務人員很快就上門手把手指導開票流程,后續還實時在線解答疑難問題,幫助我們順利渡過開票需求高峰期。海島旅游仍舊火熱,我有信心繼續給游客更好的體驗與服務。” 稅助向海圖興,“海的資源”逐夢深藍 “上可發電、下可養魚。”全國首個高風速條件下的海上光伏電站——三峽集團東山杏陳180MW海上光伏電站正在安裝光伏面板,計劃今年內投產發電,并將有機融合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,推動海域使用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。 光伏電站“搬家”海面,漳州稅務專家團隊圍繞項目立項、建設等匯編“稅費政策服務包”,“點對點”打造“一項目、一團隊、一方案”的全周期稅收服務。“稅務團隊專業性強,及時解答了我們關于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級劃分、印花稅減免等疑難問題。項目投建以來,公司累計享受‘六稅兩費’優惠減免19.47萬元。”三峽東山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曹雪菲點贊道。 在福建“南大門”詔安縣海域,迎風起舞的“大風車”把海風轉化成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。“公司在2023年享受風力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超過250萬元。”福建大唐國際詔安風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鄒卓軒說,“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大,我們發展更有底氣。如今,公司正在謀劃推進詔安A區100萬千瓦和B區65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建設。” “發展壯大底氣更足”是不少漳州風電企業的共同寫照。云霄匯海風電有限公司的曾江風電場,每年利用風能輸出6300多萬度電,今年還計劃收購青徑風電場。為此,當地稅務部門邀請收購雙方企業負責人座談,共同擬定涉稅事項事先裁定相關內容。 “風電場收購資金大、業務復雜,稅收事先裁定幫助我們未雨綢繆防風險、算好經濟賬,送來一顆定心丸。”孔孟莊說,“現在我們對青徑風電場完成了資產評估,收購工作正在有序進行。若收購順利的話,今年公司年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增加700萬元左右。” |